超聲波破碎儀制備納米纖維素
發布日期:2023-06-17?瀏覽次數:
纖維素晶須是一種納米級的纖維素材料形態,可由來自棉、麻和木漿等纖維素原料經一定程度的酸解、高強度超聲波破碎儀處理而制得。近年來,作為一種來源于生物質的納米材料, 纖維素晶須被廣泛應用于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對材料的力學、阻隔及耐濕性能的 改善。纖維素具有復雜的多級結構。不同尺寸纖維素的力學性能呈現較大差異,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其對基體的改性效果。纖維素用于明膠改性的工作鮮有報道,將直徑為微米級的纖維素與明膠復合制備膜材料,結果表明纖維素的加入可提高明膠的韌性和耐濕性能
其中,前處理包括膠體磨處理、超聲波細胞破碎處理和酶解處理。微納米纖維素通過蘑菇不溶性膳食纖維制備得到,膠體磨處理、超聲波細胞破碎儀和酶解處理聯合使用得到的微納米纖維素中納米纖維素的得率高,且具有優良的持水力和持油性,應用在乳化腸中乳化腸感官品質評價較高,實現了農副產品纖維資源的高值化利用。
采用全生物質材料,成功制備了納米纖維素/明膠復合膜。酸水解的得到的纖維素晶須直徑在 20~60nm 之間。纖維素晶須的加入雖使明膠的透光性能降低,但仍然能保證復合膜內部對象顏色和結構細節的良好體現。當纖維素晶須質量分數為 9% 左 右,不僅提高了明膠基體的強度,也有效改善了明膠基體的韌性。
超聲波破碎儀制備納米纖維素
文章TAG:
- 上一篇:數字超聲波線路板電路研發設計
- 下一篇:智能超聲波焊接機設備